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金玉清的版畫創作

專題報導/新進會員金玉清的版畫創作
訪談整理/黃椿元老師
   
 
六月中的艷陽天,與版畫藝術家金玉清約訪。訪談的前一天,玉清高分通過了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的論文口試,正是熱騰騰的「版畫碩士」。
   
在許多版畫展覽及研習的場合裡不難發現玉清的身影,臉上常掛著招牌的靜默微笑,而玉清的作品正如同是作者本身給旁人的感受;安靜的、璞實的、溫暖的,但也透露著絲毫對於人的疏離。
   
關於金玉清
2007年獲選 nb5 第五屆新西伯利亞平面藝術雙年展首獎並於2009年第六屆新西伯利亞平面藝術雙年展期間獲邀舉辦個展。2011年六月於北投公民會館舉辦重現記憶的時空情感-金玉清創作個展,並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以下為訪談的問與答…
   
問:妳的大學同學梅惠清(同為版畫創作者,現職為中學教師)用以下句子形容對你作品的觀察,同意嗎?
追朔過往的生活片段/一種紀錄/溫暖…但透露著對人的疏離感/畫中的物件家具都有意義但空間物件都並非完整的
   
金:(呵呵笑)對人的疏離應該是我大學時的作品便開始以「家屋」作為主題,但畫面裡總是缺少了「人」,加上從小我的生活圈就比較狹小…,小的時候我就一直有氣喘的毛病,每當下課同學們嬉戲玩耍時,我都只覺得光是上課就夠累人了,放學之後也只想馬上回家。我的生活圈裡幾乎都是家人,創作題材自然也是,我也非常依賴他們…一直到大學畢業後去了英國半年,生活圈才漸漸的被打開。
   
問:談談妳到的英國生活及見聞…
   
金:我當時住的地方比較不算是都會型態的城市,生活的腳步也跟著放慢;生活圈自然的從家人移轉到與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我當時覺得只要與陌生人搭訕聊天英文就會進步…(笑)。在北藝大求學的過程,董振平老師及劉錫權老師開立了許多的版畫研習課程,更邀請了許多國外的師資到版畫組開設工作坊,讓我對於西方的學習環境有所憧景…畢業後,人到了國外更覺得當時在台灣所接觸到的西方資訊是比較片面性的,人到了現場,產生的撞擊很大…教育環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整體文化上與台灣都存有很大的差異…我覺得在台灣所見的創作模式比較是跟隨著國外的流行步伐或是媒體的議題起舞,英國的創作養成環境則非常重視整體而多元的系統化,而且從生活環境中紮根…古典的、當代的、地方性特色的都是。
   
問:談談異地生活對妳創作的影響以及妳近期的創作。
   
金:「童年家屋」系列的創作是我從大學時代開始的創作延伸,它是一種對於兒時無憂無慮狀態的回敘和嚮往,因為成長造成的變動而產生的思念過程…
當我回述這些過程時,因為多了時間的距離進而能覺察到「自我意識」的存在及它與〈家屋〉空間的關係。在英國時,我也做了一些「家屋」系列的小品,當時對於「距離」的感受更為強烈,我想就是因為身在異地所造成的。
隨著創作的經歷和體悟,轉向更進一步的心靈築構,創作是一種內心活動的投射,而創作的當下,對我而言是一種積極開創的力量;當選擇每一個對應形式時,我們都不斷與媒材對話…創作幫助心靈提升,藉由創作與生活的互映對話,單一方面由創新感到驚奇而喜悅,另一方面激發了生活中的詩意。
   
問:訪談的最後,請你以一句話來形容對妳而言版畫是什麼?
   
金:為了成就,就必須完成:體驗組織、耐力、專注、疲憊、期待、成果、虛脫的過程及感受。
   
採訪後記
看似溫柔親和的玉清,或許容易被歸類成浪漫唯美的典型,做起事來必當是不急不徐才是,然而,採訪的當時,玉清不斷的擔心訪談進行的「效率」問題,同時更不忘提醒筆者如何切入提問重點;談到版畫的製作,更是自有一套「標準作業流程」並嚴格執行「有多少時間和能力做多少套色的座右銘」,再看到最後玉清對於「版畫是什麼」的形容,十足具備了身經百戰的大將之風;取捨之間的絲毫拿捏,全然掌控!祝福玉清邁向新的階段,創作收穫更上一層。

版畫踹共

文/楊明迭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理事長)

「踹共」一詞為E世代青年人的流行語言,意思是台灣話的「粗來共(出來講)」;這個詞淺顯易懂,也強而有力。
 
    「現代版畫」在台灣的推展開始於1970年代;廖修平老師旅外回國,將歐、美、日等多國的版畫技法及觀念引入台灣,隨即「十青版畫會」因廖老師的鼓勵而成立,「版畫藝術」逐漸在大專院校的美術學院開枝散葉。近年,有多位接受版畫教育養成的藝術工作者選擇了成立「版畫工作室」作為他們熱衷於版畫創作的熱力延續。
    潘孟堯老師的「彩田版畫工作室」環境及規模皆為民間工作室之最、陳華俊老師的「火盒子版畫工房」以細點腐蝕技法教學營運有成、郭榮華老師的「二枚腰版畫工作室」水印木刻技法令人讚嘆、林仁信老師的「岩筆模──台灣版畫藝術綜合平台」是台灣第一家版印相關作品的專營商店、黃椿元老師的「椿版畫工作室」以熟練的絹印技術接受藝術家版畫作品委託製作著稱…此外,王振泰老師的「創意版畫工作室」、蔡義雄老師的AP版畫工作室、李延祥老師的互動版畫工作室、張賀榮老師的張賀榮版畫工作室、徐明豐老師的豐喜堂、楊忠銘老師的324版畫工作室…等等。有更多更多的民間工作室能量,正在凝聚及綻放。
   「版畫踹共」這份刊物將介紹開業營運中的版畫工作室、創作者採訪以及相關版畫展覽資訊蒐集等作為主軸。透過每期專題採訪及報導,讓更多版畫工作室的經營者及創作者分享自己寶貴的經驗,也讓多元的版畫訊息傳遞到更多版畫同好手上;如同刊題,作為一大眾推廣及分享版畫藝術的平台,淺顯易懂,也強而有力。

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我的馬連


文/郭榮華(新北市新莊區榮富國小老師)
一九九六年參加台北縣民安國小的版畫研習,所做第一個馬連是王振泰老師指導的,這場研習也開啟我與版畫的一段因緣。

  十多年來,因教學和創作的緣故,常有機會接觸各種不一樣的馬連,不論尺寸、材質和式樣。針對印刷品質的需求,合用的馬連還得靠自己研發,起初我會拆解台灣和日本的馬連,仔細比較其中的異同,不斷的觀察與嘗試,漸漸能夠恰到好處。


郭老師的手工馬連加上版印圖樣,讓人愛不釋手!
  我使用過的馬連很多,但有四個馬連是我的最愛。

  最愛的馬連之一,是我實驗的結果。先用洋干漆浸潤綿繩,等待乾透變得硬挺,再將綿繩用繞圈的方式,黏在白玉卡紙上,成為繩餅,再用竹皮綁成馬連。浸泡洋干漆可增加綿繩的強度,能使馬連更具備印刷時的力道。材料取得容易,也方便自製,合乎簡單便宜、好用的推廣條件。

  另一個最愛的馬連,所使用的繩子,是自己手腳並用搓成的。多年前,藍染達人陳景林老師送我一把產自馬達加斯加島的「拉菲亞草」,那是纖維最強韌的草,他還教我如何把長短和寬窄不同的兩根草,搓成粗細一致的草繩。忙了幾天,才完成兩個拉菲亞草馬連,得來不易的當然稱手。

  第三個馬連,是日本朋友今村喬先生帶來的,當時的價值等同一只精緻的小鑽戒,我常戲稱它是「鑽石馬連」,這是一枚由「菊英工房」製作的專家級馬連,能印出一些平常印不出來的色彩質地,在水印木刻的創作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我的好伙伴。
  第四個馬連,是李佳芬送的,她是第九回川上澄生木版畫大賞得主,師事小山松隆先生,她學習傳統竹皮馬連的全套製作工序,從她那專業職人的成箱行頭,不難想像學習過程的點滴甘苦。幸運擁有這只馬連,更要加倍努力才不辜負這個禮物。

  馬連,是水印木刻版畫的必要工具,也是印證浮世繪特有質感的要角。在這樣機械複製的年代,雖然各種壓印機器的便捷省力,它所能印刷出的道地風味,依舊令人迷戀,依舊不可取代。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彩田版畫創意工作室主持人潘孟堯老師專訪

彩田版畫創意工作室主持人潘孟堯老師專訪

彩田版畫創作空間/潘孟堯老師
 彩田版畫創作空間,位於苗栗縣苑裡鎮,是國內最大的版畫工作室,面積兩百多坪,近年來經營有道,成績斐然,聲名遠播。其空間不僅可容納三四十人而能舉辦規模性的研習營,並附住宿房間,可供藝術家住宿,作長期創作使用,是國內版畫工作室唯一的創舉!   潘孟堯老師,一個靦腆害羞的藝術家,卻是本創作空間的主持人,此次版畫學會在秘書長王振泰老師的號召之下,一群熱愛版畫的藝術夥伴們包了一台大型遊覽車,浩浩蕩蕩的參訪彩田版畫創作空間,我們版畫踹共也趁此機會,訪問一下潘孟堯老師成立彩田的過程與對版畫的看法。
2011.6.12參訪彩田
 
陳華俊(以下簡稱陳):請問潘老師您是哪個學校畢業的?您又是如何走向版畫這條路?    
潘孟堯(以下簡稱潘):我畢業於國立藝專(如今的台灣藝術大學),後來到西班牙SALAMANCA大學念研究所,以美術碩士畢業,對於版畫一開始是興趣,也是偶然的機會走向版畫這條路。  
陳:請問田工作室是什麼時候以及為什麼成立的?它的名子有何含義?
潘:畫室14年前就成立了,但版畫工作室則是由2008年才開始,由於興趣及教學工作,讓我引發一些想法.......總覺得版畫需要工作室這個區塊才完整,一開始其實很多工作計畫是模糊的,當初想的是自己的工作環境好一點而已,並沒有要有什麼規模,不是你們現在看到的版畫工作室,彩田是潘姓的分開,沒其他意思。  
陳:成立之初工作室的營運狀況如何?有沒有碰到什麼挫折,而您是如何去面對克服?  
潘:在鄉下營運狀況其實算是還可以,可能是兒童畫室結合版畫工作室多角化經營的關係。挫折--其實是很多,比方說:找資金、繳貸款、招生、缺人手、設備不理想、工作室設計不良、工作室管理不當、缺設備……等,很多哩。克服……其實很難,需要時間和金錢吧!有時只能暫時忘記,這樣心理比較舒服。
陳:對於現在工作室的狀況您滿意嗎?有沒有當初想但卻還沒實行的或當初沒想到但現在卻想做的事?  
潘:還可以,當初想的是自己的工作環境好一點而已,現在想做的事,是能聚集藝術家印版畫,讓工作室氣氛炒熱。沒想到的是少了畫廊,但是以後應該可以成型吧!而現在也很想……休息、畫自己的圖。  
陳:您對目前台灣的版畫工作室發展有何看法?您覺得自己與其他版畫工作室的最大差別為何?  
潘:目前台灣的版畫工作室發展有越來越多的感覺,是好現象,與其他版畫工作室的最大差別,應該是有兒童畫教學,所以學生固定。  
陳:簡而言之,您對版畫有什麼樣的理想或野心?  
潘:其實沒有野心,只是興趣和工作,想要好的工作環境而已,工作室只是順其自然發展而成。  
陳:版畫踹共有一專欄,是要各藝術家發表對版畫的看法,有點像是電視冠軍裡的得獎感言,所以請用一句話傳達你對版畫的看法!  
潘:版畫就是生活,當然我的生活也被版畫佔據,生活有如意,也有不順,就像當你掀開畫紙剎那間,驚奇與失望都必須接受。
  (更多照片。。。
感謝〈彩田版畫工作室〉一起為臺灣版畫藝術努力 專業版畫工作室,致力推廣版畫教學、藝術交流,場地租用、專業技術協助、各版種設備俱全。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客庄里15鄰117-4號 電話:0937278845      Email:pan.my0526@msa.hinet.net 網址:http://blog.yam.com/pan86 9429/

 

原創的無限延伸

/王振泰(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秘書長)


這是一個「物質」充斥的時代,速度與資訊不斷跳躍追擊,每一個個體與地球村的多數人可能同時使用與消化一樣的商品,背地裡卻千方百計地追求如何與他人與眾不同!或許藝術工作者的表現媒材不在於「缺乏」,而在於「過多」。也因此,「選擇」就必須是一種眼光和定力的挑戰!
   版畫藝術亦然!為什麼呢?版畫藝術是一種必須透過「版」與「印」的過程,追求「表現什麼」的藝術,雖然呈現的是心象表現,但在版印的過程中,卻包含了十分細緻與繁複的技巧,與眼花撩亂的媒材。這不是畫的好不好的問題而已,而是創作者如果不透過「印」,就很難表現心中滿溢的原創與熱情。在版畫藝術之前,旁觀者並不容易理解凸版刻刀刀觸與凹版細點腐蝕之間製作與美感的差異!縱使形諸文字與圖片,也常有隔靴搔癢的感覺。

    版畫藝術的創作過程,老實說,並不是外界一句讚美就可以帶過的;相反的,它十分辛苦、寂寞,比較像一種試煉!創作者不斷在版材、紙張、印色、反覆過程中重演某種煎熬與嘗試,等待著靈光乍現的一刻。這也是為什麼版畫的創作,比較沒辦法如其他媒材般易於親近。

但是喜歡就是喜歡!「選擇」版畫創作,就是一個自我挑戰!因為喜歡,所以投入,如此而已。現在在地的版畫藝術工作者,隨著版畫科系與課程的增加,版畫創作的大環境越來越多元進步,充滿原創熱情的心靈更可以爆發出日新月異的版印圖象。這些熱情,就是一直使版畫藝術普及流行的動力。現在我們希望進一步凝聚這個力量,使創作版畫藝術的熱情繼續延伸,透過經驗的溝通與交流,將每一個原創的心靈結合起來,匯聚成更大更廣更深入的藝術力量。

所以「版畫踹共」誕生了!

希望有一個固定而且長期的資訊承載平台,讓所有有熱情的版畫藝術工作者,所有喜愛版畫的學生、老師、普羅大眾,可以輕鬆地知道還有誰半夜在製版,哪裡可以找到適用的工具與材料,哪裡可以尋求問題的解答,哪時有重要的版畫展覽,還有,到哪兒學版畫!通通緊密結合,並且無限延伸!

     期待您的幫忙,期待您的支持,因為喜歡,所以投入,如此而已。